余罪全集完整版百度云(余罪全集完整版百度云下载)
《涅盘经》 第十九卷,“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
无间道作为一部以佛教思想作为其哲学背景的电影,其人文主题集中于在对人物身份错位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自我迷失后的自救与渴望母体关怀的矛盾。
《无间道》的经典之处在于其在一个烂俗的框架之内,直白的设置了个性鲜明的各个角色,他们生活在各自被扭曲的人生中,不断与命运抗争,经历种种痛苦。笔墨最重的部分并不放在黑道与警察的对立,而是置于人心的纠缠、警匪身份的倒置、人世的道义这样精神境界极高的的层面上。
无法挣脱的命运枷锁让处于巨大痛苦中的陈永仁和刘建明如同在无间地狱煎熬,对于他们来说,活着比死更是一种痛苦。陈永仁的殉职作为善报的果,刘建明则继续承受永无止境的无间之苦,而刘建明恰恰是整部戏中最长寿的。
陈永仁一生都坚定着自己是个警察,却吸毒斗殴为虎作伥。
刘建明爱慕Mary而不可得,想做好人却除掉每一个知道他底细的人,想堂堂正正的活着却逼的自己精神分裂。
Mary为扶持老公成为尖沙嘴的老大铤而走险,老公却差点被她害死。
韩琛最初讲义气重感情,可是报恩之人反要杀害自己、所爱之人惨死街头,想要培养刘建明成就自己,结果反被刘建明所害。
黄sir身为警探渴望打压黑社会,维持法律公正,却也成为触犯法律、教唆杀人的罪犯。
倪坤,虽然知道出来混迟早要还,却还是难逃此劫,在曲艺社被杀,求安宁而不得。
倪永孝,敬爱父亲,父亲却被人杀害,最渴望保护家庭家庭却惨遭灭门。
傻强,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弟可小弟是卧底,傻而单纯地活着最后也不得善终。
李医生,希望治好陈永仁可是陈不对她说实话,爱上陈以后却和陈天人两隔。
……
求不得
无间有三,时无间,空无间,受业无间。犯忤逆罪者永堕此界,尽受无极之无间。
“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这句佛经不仅是电影名字的由来,更是电影中人物的宿命。
无间的意思是什么?
永不间断。
佛教里的最痛苦的一层地狱,永远不会停止痛苦的地狱。
正如结尾曲的歌词所写:
谁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谁知道永恒有多么恐怖
谁了解生存往往比命运还残酷
只是没有人愿意认输
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出路
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我们都在梦中解脱清醒的苦
流浪在灯火阑珊处
去不到终点
回到原点
享受那走不完的路
无间道的意思就是“通往无间地狱之路”。无间道是一个佛教的术语,意译过来就有无间地狱的意思,在佛经故事里面的八大地狱中最苦的一个,是关押罪大恶极之人的地方,里面的人没有解脱的可能性。有一部电影叫《无间道》,讲述的是两个生活在类似无间地狱环境中的人,寻求解脱的故事。
佛经里说,无间是八大地狱之中最痛苦的一个。两个身份都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人,他们如同生活一个无间地狱当中,做梦都怕别人拆穿自己的身份。这个世界里,角色的茫然成了探讨的根源: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
无间地狱没有轮回,只有永远受苦,但片中两位主角却不甘于此。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他们分别是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现在他们决心要离开这个不辨是非的处境,离开无间地狱,寻回自己。
《无间道》的名字源于此处。
在电影开始的时候,韩琛带着一群新人聚集在寺庙前讲话,结尾的时候,画面中出现《涅槃经》:“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因此,电影《无间道》的名字出自于此处。“通往无间地狱之路——无间道”,杀父母和罗汉级别以上的佛教人士都属于上杀,会下地狱。这个地狱中关的全是重刑犯。从这些角度来看,影片带着浓浓的佛教意味。
典型的香港警匪片
《无间道》属于是典型的香港警匪片,从大致的故事框架上来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它的亮点就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中梁朝伟饰演的潜伏在黑帮的卧底陈永仁,因为任务未完成一直都不能恢复身份,他所经历的种种痛苦让观众也跟着非常纠心。而刘德华饰演的潜伏在警局的刘建明,一直都想成为好人,但现实条件不允许。电影的重点并没有完全放在警匪之战上,而是放在了对角色、不同身份的人的刻画上。
正义终将会胜利
电影中天台对峙的画面是最经典的,刘建明删除了陈永仁的档案,备份文件只有她女朋友的生日才能解开。刘建明想要获得当好人的机会,但是陈永仁不相信,铐住了他,最后陈永仁在电梯中被警局里的另外一个卧底杀害,刘建明打死了卧底并且恢复了他的身份。电影一方面借助佛教用语隐喻的点名主题,另一方面从两个人物曲折的经历阐释了正义的一方不管经历什么,终将会获得胜利。
2002年12月12日,《无间道》在香港上映,在当时香港电影惨淡的大环境下,连主演刘德华在内都没有对这部电影抱有特别大的期望。时光飞逝,转眼十五年过去,当人们再次回望的时候才发现,《无间道》这部电影不但成为了香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作品,还成为了香港警匪电影类型中的巅峰之作。当年警匪片的巅峰作品。选择了一条道路就只能一直走下去,没有尽头,不能回头,也无法回头。因为做错一件事,就需要用N件事去掩饰,最后只能一错再错,无力回天。
如果最后在天台上,警察和罪犯可以达成一致,那就是个大团圆的结局了。但不可以,警察的身份被永远的删除,罪犯也没有机会做回好人。结尾是开放式的。但实际上,故事已经讲完了。警察用尽自己的最后一分气力完成着自己的使命,而罪犯也永远的失去了成为好人的资本,活着对他来说本身就是种折磨,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不归路。据佛经所说,“无间道”为四道之一。四道是指断除烦恼、证得真理的四种过程,而无间道又是直接断除烦恼的修行,由此可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
初看这部电影是小学时候,当时就记住了一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后看第二遍是大学时,看完后心里面有一点东西想要写出来。其实现在想来,无论是刘建明还是陈永仁,都谈不上对或错。其实,装一个好人,装了这么多年,最后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好人呢,如果能装一辈子,又会怎样,谁也不知道,而在天台上两个人的对话,刘建明说,我想做个好人,如果剧情发展是陈永仁原谅了刘建明,那么接下来就会又是一个两警探勇斗毒枭的剧情了,其实我内心深处是希望剧情这样俗套的发展着,至少这样能在看完后嘴上骂着俗套的剧情心里却暗暗窃喜两个主角都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那为什么又用‘无间道’来作为影片的名字呢,‘无间道’本来是获得解脱的大道,那为什么开头又用‘涅槃经’说无间地狱,可能也是暗合刘建明和陈永仁的身份设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能得到解脱,谁又要受无间地狱之苦,因果循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陈永仁一直相信着自己是个警察,哪怕在最黑暗的时候,他也相信自己是个警察,是个好人;刘建明一直在装作警察,而且装的不错,装着装着好像做警察也很不错,于是两个人的命运有了重叠,天使也好,魔鬼也好,做着什么事就是什么人;光明也好,黑暗也罢,都要自己去走,选了,就别后悔。
自己的路,靠你们自己选择。人,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当你选择了卧底这份职业的时候,注定是痛苦和艰辛,被自己人误会。时间呆的长的话,不知道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容易产生心理疾病,更有甚至沦入黑道。反正自己已经洗不清,与其每天受到道德的谴责,内心纠结的痛苦。女朋友离自己远去,自己做这个到底是追求什么?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有时候,在那样的时代,都是逼不得已,以前我没有选择的机会。现在我有了,我想做一个好人,你能给我一个机会吗?如果陈警官能放刘警官一面,不去揭穿,又会是什么结局呢?
为了国家的人,都是只能顾一边,顾大家还是小家?国家重要还是家人重要?一直都是在纠结,在徘徊,是痛苦的来源。我是不会跟死人握手的?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也是一个游戏,一场赌注,拿命在赌博。韩琛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你要走怎样的路,你自己选。彼时志得意满,后来哪曾料得到,他选择的刘健明给他一枪毙命。刘健明做卧底在警司系统里混得风生水起,最后身为赢家,心底羡慕的,还是陈永仁。他说,可是当时没得选。陈永仁想要做警察,后来在黑帮里做了卧底,错过了青春罢了,也错过了爱人以及或许是他的孩子。后来的后来,他想恢复身份做个平凡人,又哪能想得到在无人的电梯间被爆头。电梯门开开合合,卡在其中,不由自主。黑白混淆难辨,宿命挣扎无依。蜉蝣万般求生存,可是,总有比生存更高。
无间道
佛经里说,无间是八大地狱之中最痛苦的一个。这个世界里,角色的茫然成了探讨的根源: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无间地狱没有轮回,只有永远受苦,但片中两位主角却不甘于此。
本片尝试以曲折离奇的心理交锋为着手点,在大量的娱乐元素之外,更有一些发人深思的东西。比起一般黑帮电影里常见的“兄弟情义”,本片的故事中,赋予了潜在的精神拷问,有望把香港的黑帮电影引入新境界。这也是本片最致命的吸引力 ……
《无间道》讲的是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他们分别为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现在他们决心要离开这个不辨是非的处境,离开无间地狱,寻回自己。刘健明(刘德华饰)是香港黑帮三合会的会员,10多年前,他听从老大韩琛(曾志伟饰)的吩咐,加入了香港警察,做黑社会卧底。在韩琛的帮助下,健明在七年后有望晋升为见习督察。陈永仁(梁朝伟饰)被警察训练学校强行退学,秘密执行渗透进三和会的卧底工作,而他的老大恰恰就是韩琛。一宗毒品交易,黑白两道的行动均告失败。暴漏了双方都有卧底潜伏的事实,陈永仁和刘健明的无间道旅程将接受严峻的考验 ……无间地狱(梵Avi^ci)
八热地狱之第八。音译阿鼻或阿鼻旨。依佛典所载,此地狱位于阎浮提地下二万由旬处,堕此地狱之有情,受苦之状,在《长阿含经》卷十九有详细描述(大正1·124c)∶
‘云何名无间地狱?其诸狱卒捉彼罪人,剥其皮从足至顶,即以其皮缠罪人身,着火车轮疾驾火车,辗热铁地周行往返,身体碎烂皮肉堕落,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无间地狱。复次无间大地狱有大铁城,其城四面有大火起,(中略)罪人在中,东西驰走,烧炙其身,皮肉焦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中略)其中罪人举目所见,但见恶色;耳有所闻,但闻恶声;鼻有所闻,但闻臭恶;身有所触,但触苦痛;意有所念,但念恶法。又其罪人,弹指之顷无不苦时,故名无间地狱。’
此狱与黑绳、等活等八大地狱,各有十六小地狱。即∶鸟口处、一切向地处、无彼岸常受苦恼处、野干吼处、铁野干食处、黑肛处、身洋处、梦见畏处、身受洋苦处、两山聚处、吼生阎婆巨度处、星鬘处、苦恼急处、臭气覆处、媭鍱处、十一焰处。
依佛典所载,凡造五无间业,或破坏神祠、寺塔,或斗乱诽谤圣众者,死后将堕此无间地狱。此间有情,寿量一中劫。
关于‘无间’一词之意义,依《翻译名义集》卷二所述,共包含五义。即(大正54·1092a)∶‘(一)趣果无间,舍身生报故;(二)受苦无间,中无乐故;(三)时无间,定一劫故;(四)命无间,中不绝故;(五)形无间,如阿鼻相,纵广八万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满故。’
然《俱舍论》卷十一则仅说二义,即(1)于其中受苦无间;(2)于其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
◎附1∶《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摘录)
问∶如说能取无间地狱果,何故名无间地狱耶?答∶此假立名,假立相,不必如名悉有其义。又此地狱,亦名无间,亦名热铁猛焰炽然攒射支体,亦名常于六触处门受诸苦恼,亦名自受业所招苦。复有说者,以于此中,无间无隙,可令乐受暂现在前,故名无间。
问∶余地狱中,为有歌舞及饮食等喜乐事耶?答∶余地狱中,虽无异熟喜乐,而有等流喜乐。如施设论说∶等活地狱,有时有分,凉风暂吹。或闻如是音声唱言∶等活等活。时彼有情,忽然还活。支节血肉,平复如本,暂生喜乐。无间地狱,无如是事,故名无间。复有说者,生彼有情,其数甚多,无间无隙,故名无间。此说不然,所以者何?上品恶行,生彼地狱。世间有情,不皆能起上品恶行。如要修习上品妙行,方生有顶。世间有情,不皆能起上品妙行,是故生有顶者少。生无间者,亦尔。故彼非说。问∶若尔,云何名无间?答∶依异熟果,说名无间。以诸有情,造大恶业,生彼地狱,得广大身。一一身形,悉皆广大。遍彼多处,中无间隙,故名无间。
◎附2∶【无间道】梵语a^nantarya-ma^rga,巴利语a^nantarika-magga。指开始断除所应断除之烦恼,而不为烦恼所障碍之修行,由此可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又作无碍道。四道之一。乃正断除烦恼之位,生起于加行道之后,而在解脱道之前。俱舍论卷二十五(大二九·一三二上):‘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
凡烦恼皆于无间道断除之,于见道十五心中,八忍皆属于无间道。又修道所断之惑,于九地各有九品,故能治之无间道亦各有九品。其中,断除有顶地第九品惑之最后无间道,称为金刚喻定。无间道通于有漏、无漏,然唯有顶之断惑属于无漏,而不通于有漏。又于有漏之六行观,缘‘上地’之诸有漏法,观静、妙、离等三行相之一,称为解脱道;缘‘下地’之诸有漏法,观粗、苦、障等三行相之一,称为无间道。无间道以断惑(断烦恼之种子)为目的,解脱道以证得真理为目的,因无间道之断惑仍残留习气,至解脱道时,舍此而证寂灭之理,此称为无间道断、解脱道舍证。又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二,于说明了相等七种作意与四道之相摄中,以远离、加行究竟果等二作意摄于无间道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俱舍论卷二十三、顺正理论卷六十三、成唯识论卷九〕(参阅‘六行观’1263、‘四道’1789)
无间就是不间断、永无止境的受苦,那些卧底,整天做的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他们进入了一个无间道,每天都很痛苦,不断的受到心灵的折磨。
但是梁朝伟算是解脱了,因为他死了
可是为什么片中最坏的大坏人刘德华没死呢?因为这个片子的主题就是无间道,让他继续活着,受尽折磨,掩盖自己是坏人的事实,想做好人,还要蒙骗mary蒙骗自己,你不觉得他这样很痛苦么?像行尸走肉一样!他是大坏人,所以用他凸显无间道的主题,要让他比死还难受,这才是最大的惩罚。
通过电影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不是生活在无间道呢?
买房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家庭的矛盾,恋爱的不顺,如果心态不放好,那么任何一种生活情况都是无间道。
无间道讲诉的是警方卧底和黑帮卧底的故事,展现了警方与黑帮的斗智斗勇,正义最终战胜黑暗,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故事也非常的精彩讲的是:
18岁的三合会会员刘建明听从大哥韩琛的指示进入警校学习,成为警方卧底。而同时警校中的另一名学生陈永仁,受警方安排表面上将其强迫退学,实际上则是让他进入三合会当卧底。刘建明从警校毕业后顺利的进入警局,并且职位步步高升,已成为刑事情报科A队的一员,在此期间他利用各种机会为韩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而陈永仁在这些年以来已经得到了韩琛的初步信任,但由于韩琛的案件始终没有破,他永远只能呆在黑帮,只有黄警督与他单线联系。
一个晚上,根据陈永仁卧底情报,获知一批毒品即将交易,而交易的一方为韩琛,但由于当时刘建明及时将消息传给了韩琛使其成功逃脱,不过因此双方发现各自的内部俱有“内鬼”,于是一场激烈的角斗由此展开。在最后的结局中,双方“内鬼”都认出了自己的身份,不过刘建明抢先一步,已经将陈永仁在警察局的档案删除,但在删除之前,保留了一个备份,密码是女朋友Mary的生日。经过深思,刘建明决定做一个好人,请求陈永仁给他一次机会,陈永仁没有信,拷上了刘建明。最后陈永仁死在了韩琛的另一个警方卧底枪下,刘建明也杀死了那个开枪的卧底.



“无间”,指无间地狱。无间地狱是一个专门名词,出自《法华经》、《俱舍论》、《玄应音义》等佛经,又被译作“阿鼻地狱”——那是音译,梵文的拼音是“Avicinar Aka”,“阿鼻”的意思,就是无间。
??这个地狱是佛经故事中八大地狱之一,也是八大地狱之中最苦的一个,如同我们所说的十八层地狱的最底一层。据说,被打入无间地狱的,都是罪大恶极的人。他们在无间地狱之中,永远没有任何解脱的希望,除了受苦之外,绝无其他感受。
?无间地狱极大,广漠无间,打入地狱的阴魂,无法脱出,永远在地狱中受苦,作为生前穷凶极恶的报应。这一段是对《无间道》电影名称最全面最官方的诠释,《无间道》拍了三部,影片采用了从时间、空间的倒叙、穿插来描写的。
时至今日,我却领悟了电影的另一重意境,一种对现实人生的嘲讽,一种对真理的反向印证。这些道理我明白得太迟了。
一、好人,原来不一定有好报。
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作为一名打入黑社会顶层内部的警方卧底,心里从来没忘记自己是一个警察,从来没忘记自己的使命是要将黑帮老大韩琛绳之以法。他是正义与勇敢的化身,代表了一个制度下的光明力量。
而他却在强大的压力下,连觉都睡不好,只有在心理医生李心儿的诊所里,才能安心地做个好梦。当他对医生产生了好感,想要得到对方的认同时,他不禁透露出自己的身份。可换来的,却是对方玩笑般的回答:我也是。不知道在陈永仁的葬礼上,李心儿的内心世界会产生什么惊涛骇浪。我相信,李心儿是相信他的,否则也不会帮他保管那么重要的证据。
我知道这些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然经历,也是无法避免的代价,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不用努力的成功。
可最后,当陈永仁倒在电梯里,被电梯门机械地反复敲打,我感觉像是一个在呼唤他的人不停地推搡,心酸比年轻时更沉重。
二、努力,不一定有回报。
忍辱负重,同流合污,陈永仁终究获得了韩琛的提拔,可以为警方提供更有利的线索。但是,韩琛似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每一次都能够逃脱而安然无恙,直到他发现对方在警察部队里也安排了自己的卧底。
于是,他不仅要在暗中跟上司交换机密,还要找出韩琛安插在警局的内应,在保证任务完成和身份不被发现的背景下,他的使命越来越重,却又不得不前行,因为放弃和失误,对他来说都是犯不起的错。
但最后他还是输了,无论是找出卧底,还是抓到韩琛,都已经与他无关,除了葬礼上的礼炮和亲友的哀伤,他似乎什么都没享受到。
三、邪,有时是可以压正的。
从顶头上司黄警官被黑社会从24楼扔下的时候,陈永仁就已经感知到现实世界的不公平。代表法律和正义的警察,自己敬重的上司,以这种惨烈的方式失去生命,他一时根本无法接受。
而大奸大恶的韩琛在警局来去自如,每次都能巧妙地避开警察的追捕,让人感觉有的时候,金钱和权力,从来都是权衡善恶两端的自由砝码。而你的能力,是左右平衡的暗力,所以,站在金字塔顶的人,是不会被约束大众的框架所限制,因为他们就是规矩的制定者。
在天台上,陈永仁用枪顶着刘德华饰演的刘建明,看上去意气风发,占尽上风,可是他最终也没有在这场谈判中胜出。刘建明的影响力和可信度,在现实中比陈永仁这个小混混高强得多。简单的武力胁持,又怎么能赢得这场有关声誉的赌局?
但是,电影的结局能代表现实世界的真实发生吗?韩琛的团伙真的就这样被瓦解了吗?刘建明真的就因为那些证据身败名裂了吗?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反观我们的生活,未必真如地狱那般残酷,却真就是真理的照妖镜,让一切至理名言显得可笑至极。
